日期:2018-03-15 瀏覽次數:110
互聯網醫療發展進入第七個年頭,市場規模早已突破200億大關。從最初爭奪流量的互聯網打法,到逐漸回歸醫療本質,向促進醫療服務改善方向前進,互聯網+醫療正在日漸成熟。2018年,針對中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“痛點”,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從“賦能基層”中嗅出發展機遇,轉向走基層路線。但如何賦能基層,更加清晰地理順其中的商業模式,仍有待觀察。
有統計顯示,中國醫護人口缺口達1000萬,每千人里只有0.4位全科醫生,與美國每千人2.6個全科醫生相比,資源差異高達7倍。而三甲醫院集聚著中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,但統計顯示,截至2016年底,1308家三甲醫院近80%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區。供需不均衡、老百姓看病體驗差、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醫療行業“痛點”,一直阻礙互聯網+醫療的發展。
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將目光投向鄉村、中西部地區的醫療市場。好大夫在線CEO王航在2018年的戰略發布會上,就提出要“聚焦基層,幫助基層提升診療能力”,將攜手至少5萬名專家中山網站建設,為全國80%的縣提供遠程專家門診服務。而平安好醫生此前也推出“鄉村好醫生幫扶計劃”,向邊遠貧困鄉村投放1000個智慧診所,發布村醫版APP幫助鄉村醫生實現遠程AI問診和輔診。
互聯網醫療企業發展至今,能量已經不容小覷。目前寧夏初步建成遠程醫療網絡,引入互聯網醫療第三方平臺作為專業運營方,已為全國1.6萬名專家在銀川辦理多點執業備案,成為隨時可以提供網上支援的遠程專家庫。寧夏還創新“遠程專家門診”,讓1000余名患者在本地看上國家級和省級專家的遠程門診,4.2萬名患者接受過醫生在線提供的“互聯網+醫療”服務,僅異地就醫的交通成本一項,就為患者節省數千萬元。
有互聯網醫療行業資深人士指出,今年1月4日,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《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(2018-2020年)的通知》,明確提出自2018年起,醫療機構要建立預約診療、遠程醫療、臨床路徑管理、檢查檢驗結果互認、醫務社工和志愿者等制度,并對以“互聯網+”為手段,建設智慧醫院提出明確的路徑。這份通知無疑為今后兩年的“互聯網+醫療”指出清晰的路徑。
賦能基層會成為未來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方向,也是行業的商機所在。針對目前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,頭部的醫療機構很容易在技術上實現互聯網化,而基層機構則可能需要互聯網醫療企業去幫助搭建“互聯網+醫療”的產品技術體系,這也可能成為行業探索商業模式新的嘗試。
業內人士指出,如何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去重塑醫療服務,需要互聯網更深刻理解醫療的本質,并在公益性和經營性之間做好平衡,才能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盈利空間。
近年來,隨著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利用,傳統的醫療行業已悄然發生改變?!拔磥?,智慧醫療還將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變革?!?/span>
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,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醫療需求。這或許是不錯的選擇。
幾年前,互聯網醫療APP僅停留在預約掛號層面,而移動互聯網的迅速興起,給醫療產業帶來了無限可能。2017年,微醫、好大夫、平安好醫生等行業領先企業依靠中山網絡公司科技加持,打開手機輕松掛號,還能與專家遠程問診,用戶在家里就能享受到“一條龍”的醫療健康服務。
數據顯示,2011年以來,我國有1134家互聯網醫療企業成立,其中533家創業公司總計獲得了33.21億美元的投資。
互聯網醫療企業的風生水起也倒逼著傳統公立醫院的“智慧改革”。
“健康醫療大數據既關系到醫療,也關系到民生,涉及健康醫療服務的數據、衛生政策決策的數據,還有科學研究的數據,如精準醫學、個性化治療、個性化預防都需要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支持?!睂τ卺t療大數據挖掘與利用的另一成功案例在于:醫生機器人、取藥機器人、掛號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接連面世,令看病診斷既高效又精準。
隨著互聯網技術深入惠及教育,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孩子享受到了“互聯網+教育”的紅利。對于邊遠地區,互聯網帶來的信息交換不僅意味著教育優質資源的引進來,更帶來了教育的走出去。
網絡上的優質課程資源還是相對稀缺,信息化技術更新換代快對于資金的要求也非常高,目前還存在不少缺口?;ヂ摼W+教育雖然解決了便捷性、學習效率、資源共享的問題,但我們還是期待互聯網+教育能有更多的內涵。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、圖片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立即聯系我們,我們第一時間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
鏈接:http://www.friendsatrest.com/news_1468.html
8年
500多家
1000多家
8技術
品牌咨詢熱線:
13450950128